第42章 暗流涌动铸新局(2 / 2)

岳飞眉头微皱,警惕地问道:“金国此举,诚意几何?多年来,金国屡屡进犯,如今突然求和,不得不让人怀疑。”

使者连忙解释:“此次求和,我大金陛下是真心实意。金国历经战争,也深知和平的可贵。若能与大宋达成协议,不仅对两国百姓有益,也能让大金将更多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。”

岳凌霄沉思片刻,说道:“议和之事,关系重大,我们需与西夏、大理商议后再做决定。况且,联盟成立以来,我们三国同气连枝,共同抵御外敌,并非轻易能瓦解。”

使者见状,只好留下礼物,先行告辞。岳凌霄和岳飞深知,金国此次求和,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的阴谋,必须谨慎对待。他们立刻将金国求和之事告知嵬名令公和高翔,共同商讨应对之策。

蒙古异动引关注

蒙古在与周边小国结盟后,军事力量逐渐向金国和宋、夏、大理联盟的边境靠近。铁木真以加强贸易保护和边境防御为由,在边境地区设立了多个军事据点。这些据点规模不断扩大,引起了金国和联盟的密切关注。

金国探子将蒙古的异动报告给完颜雍,完颜雍心中担忧:“蒙古此举,意图何在?难道是想趁我大金尚未完全恢复,图谋不轨?”

完颜雍召集将领们商议应对之策。一位将领建议:“陛下,我们可先派使者前往蒙古,质问他们的意图,同时加强边境防御,以防万一。”

完颜雍点头表示赞同:“就按你说的办。密切关注蒙古动向,若有异常,立刻汇报。”

宋、夏、大理联盟也察觉到了蒙古的变化。岳凌霄对众人说道:“蒙古在边境的动作越来越大,我们不能掉以轻心。虽然目前我们与蒙古没有直接冲突,但也要做好防范准备。”

于是,联盟加强了边境巡逻,增加了情报收集力度。同时,岳凌霄等人也在思考,如何应对蒙古可能带来的威胁,以及是否有可能通过外交手段,与蒙古达成某种协议,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。

联盟商讨对金策

岳凌霄、岳飞、嵬名令公和高翔再次聚首,商讨金国求和之事。岳凌霄看着众人,神情严肃地说:“金国此次求和,必定有其目的。我们不能被表面的和平所迷惑,但也不能轻易拒绝,需谨慎权衡利弊。”

岳飞说道:“我认为金国求和可能是缓兵之计,他们想借此机会休养生息,恢复实力,然后再发动战争。但如果我们拒绝,可能会让金国狗急跳墙,立刻发动进攻。”

嵬名令公捋着胡须,思索道:“或许我们可以提出一些苛刻的条件,试探金国的诚意。比如,要求金国割让部分边境土地,赔偿战争损失等。若金国答应,我们可进一步观察其行动;若不答应,也能看出他们求和并非真心。”

高翔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:“无论如何,我们都要继续加强联盟的防御,不能因为金国求和就放松警惕。同时,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,与金国进行谈判,了解他们内部的情况。”

经过一番激烈讨论,众人决定回复金国使者,提出金国需割让部分边境土地、赔偿战争损失以及停止一切针对联盟的间谍活动等条件,作为议和的基础。若金国接受这些条件,联盟将与金国进行进一步的和平谈判;若不接受,联盟将继续保持高度警惕,随时准备应对金国的进攻。同时,联盟在内部继续加强军事训练和防御建设,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应对自如。

金国权衡谋对策

金国使者回到金国,将联盟提出的条件如实汇报给完颜雍。完颜雍听闻后,脸色阴沉,陷入了沉思。

一位大臣说道:“陛下,联盟的条件太过苛刻,割让土地和赔偿损失,这对我大金来说是奇耻大辱。”

完颜雍长叹一声:“朕又何尝不知。但如今我大金尚未完全恢复,若与联盟再次开战,胜负难料。况且,蒙古在边境蠢蠢欲动,我们不能同时两面受敌。”

另一位将领则建议:“陛下,我们可以先假意答应联盟的条件,争取时间继续发展实力。等我们实力足够强大,再撕毁协议,发动进攻。”

完颜雍摇头道:“此计虽妙,但联盟也非蠢笨之辈,恐怕难以骗过他们。而且,此举会让我大金失信于天下,日后再想求和或与其他势力结盟,就难上加难了。”

经过反复权衡,完颜雍决定暂时不回应联盟的条件,而是继续加强金国的军事和经济建设。同时,他派遣更多探子深入联盟内部,收集情报,寻找联盟的弱点。他深知,金国要想在这场复杂的博弈中取得胜利,必须等待一个绝佳的时机,而在此之前,只能韬光养晦,积蓄力量。

风云变幻待决战

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公元1147年下半年,宋、夏、大理联盟、金国和蒙古三方势力之间的关系愈发错综复杂。联盟在努力巩固自身实力、应对内部问题的同时,谨慎对待金国的求和;金国在权衡利弊后,选择继续积蓄力量,等待时机;蒙古则在悄然扩张,其边境的异动引发各方关注。

三方势力如同即将爆发的火山,表面看似平静,实则内部暗流涌动。一场更大规模的冲突似乎在所难免,而各方都在为这场可能到来的决战做着最后的准备。未来的局势充满了不确定性,究竟谁能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胜出,改变这片土地的政治格局,所有人都在拭目以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