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百三十四章 北平成就威名(2 / 2)

这阵子,北平的大街小巷都在传我的事儿。大家都叫我蒙面侠血影刀,说我专门跟作恶的日军、汉奸还有伪军过不去。只要瞧见他们欺负老百姓,张强就会突然冒出来,手起刀落,把那些坏蛋解决掉。每次动手都蒙着脸,神出鬼没的,谁也不知道张强到底是谁。老百姓们都盼着我多惩治那些坏人,日军和伪军却被我吓得不轻,一听到血影刀的名号,就跟惊弓之鸟似的。

如今,那些往日里嚣张跋扈的日军和伪军,行事风格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就说去清乡宣传那所谓的天皇岛文化吧,以往他们必定是耀武扬威、横冲直撞,把老百姓吓得瑟瑟发抖。可现在呢,一个个竟变得“客客气气”。

他们进村时,不再是端着枪、扯着嗓子大声吆喝,脚步都放轻了许多。走进村子,看到村民,脸上还会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“笑容”,说话也变得小心翼翼,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触怒了谁。以往强制村民集合的粗暴手段没了,改成了看似温和的“劝说”。

在宣传现场,要是有村民露出不满的神色,或是小声嘀咕几句,搁以前,他们早就拳脚相加。可现在,只是尴尬地站在那儿,手足无措,完全没了往日的威风。

这一切的改变,都源于张强一次次对他们恶行的惩戒。张强的存在,就像一把高悬的利刃,让他们不敢再肆意妄为,只能收起那副丑恶的嘴脸,装出这副虚假的和气模样 。

北平的局势暂时平稳了些,日军和伪军也因血影刀的震慑而有所收敛。看着大街小巷逐渐恢复了些许生机,是时候出发前往良山镇了。

站在北平城门口,回望这座我15个日夜守护、饱经沧桑的城市,心中满是眷恋与不舍。这里的每一条街道,每一处角落,都留下了张强战斗的痕迹,也承载着无数百姓的期望。良山镇那边有我一个承诺必须去完成。

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行囊,张强把镇魂刀收回空间,脸上的蒙面巾在风中轻轻飘动。此刻,寒风依旧凛冽,张强迈开步伐,朝着良山镇的方向走去。一路上,山峦起伏,道路崎岖。

踏上前往良山镇的路途,一路的景象让我满心悲戚。往日里应是炊烟袅袅、鸡鸣犬吠的村庄,如今却一片死寂,空荡得让人发慌。

好些村落,只剩寥寥几户人家,入目所及,大多是步履蹒跚的老人。他们佝偻着身躯,在破败的屋舍间缓慢走动,身影单薄又孤独。

张强走进一个村子,想讨口水喝顺便打听些消息。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门口,目光呆滞地望着远方。张强轻声询问,他才缓缓转过头,浑浊的双眼打量着张强。从他的讲述里,张强知晓了这片土地的苦难。年轻人都被抓走充军,或是外出逃难,可老人们却执拗地留了下来。

“娃啊,咱这把老骨头,哪儿也不去,就守着这生我养我的地方,死也要死在这儿。”老人颤抖着声音说道。对他们而言,故乡的每一寸土地,每一块砖石,都承载着一生的回忆。哪怕战火纷飞,哪怕生活艰难,这份对故土的眷恋,早已深入骨髓,难以割舍。

张强感慨他们本应在儿孙绕膝的温馨中安享晚年,却因战争失去了亲人,失去了平静的生活。年轻人被迫上了战场,生死未卜;孩子们流离失所,食不果腹。老人们守着这破败的家园,孤独地承受着战争带来的伤痛。

他们舍不得离开,因为这里有他们的根,有他们一生的回忆。可留下来,却要面对无尽的苦难和危险。战争让他们失去了太多,田地荒芜,房屋被毁,连基本的温饱都成了问题。

在这样的乱世中,百姓们如风中的浮萍,漂泊无依,命运被战争的洪流无情地裹挟着。他们没有做错任何事,却要承受战争的恶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