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9章 朝堂对质阴谋揭(1 / 2)

第309章 朝堂对质阴谋揭

“皇上,”顾长渊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,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,“魏大人所言皆为狡辩!臣手中所持证据,皆为魏大人亲笔书信以及与其党羽来往的信件,皆有印鉴可查。魏大人巧言令色,欲盖弥彰,其心可诛!”

他将手中的证据一一展示,每一封信件都像一把利剑,直指魏大臣的罪行。信中,魏大臣与同党密谋利用皇家一桩陈年旧事——多年前一位不受宠的皇子私通敌国,意图谋反——大做文章,散播谣言,制造混乱,意图借此扳倒政敌,巩固自身地位。

魏大臣脸色铁青,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。他怎么也没想到,顾长渊竟然能找到这些信件。他强作镇定,指着那些信件,高声说道:“这些都是伪造的!顾长渊,你血口喷人,污蔑朝廷命官,其罪当诛!”

魏大臣的党羽也纷纷站出来为他辩护,有的指责顾长渊伪造证据,有的则声称这些信件断章取义,曲解了魏大臣的意思。一时间,朝堂之上,议论纷纷,不少大臣开始动摇,怀疑顾长渊的动机。

郑王爷此刻也站了出来,他缓缓说道:“顾大人,此事事关重大,还需谨慎。魏大人为国尽忠多年,岂会做出这等事?或许其中另有隐情,还望顾大人三思而后行。”郑王爷的态度微妙,他虽未明确支持魏大臣,却也暗示此事另有隐情,意图将水搅浑。他知道这桩皇家丑闻一旦被彻底揭开,对皇室声誉将造成极大损害,因此他必须保住魏大臣,将此事掩盖下去。

顾长渊看着这些为他辩护的大臣,心中冷笑。他知道,这些人要么是魏大臣的同党,要么是慑于魏大臣的权势,不敢得罪他。但他并不畏惧,他早已预料到会有这样的局面。

“皇上,”顾长渊再次开口,语气更加坚定,“臣所言句句属实,绝无半句虚言。魏大臣的阴谋,证据确凿,不容抵赖!他利用皇家丑闻,制造混乱,意图扰乱朝纲,其心可诛!”

魏大臣见局势对自己不利,立刻反驳道:“顾长渊,你这是栽赃陷害!你有什么证据证明这些信件是真的?说不定是你自己伪造的,想要陷害本官!”

朝堂上的气氛更加紧张,大臣们窃窃私语,互相交换着眼神,都在猜测事情的真相。皇帝坐在龙椅上,面色阴沉,一言不发。

就在这时,一个清冷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……“魏大人,你口口声声说这些信件是伪造的,那么请问,你可有证据证明这些信件是伪造的吗?”徐凛风缓缓走出,站在顾长渊身旁,目光如炬,直视着魏大臣。

徐凛风站出来,手中拿着一叠纸,补充道:“魏大人,这些是近年来各地粮价的波动记录,以及魏大人辖下官员的调动记录。魏大人散播谣言的时间,恰好与粮价异常波动的时间吻合。而负责调查粮价异常的官员,都在不久后被魏大人以各种理由调离了岗位。如此巧合,魏大人作何解释?”

徐凛风的声音清冷而有力,逻辑清晰,证据确凿。他将手中的资料一一展示,每一份资料都像一把尖刀,刺破魏大臣的谎言。他从粮价波动、官员调动、谣言传播的时间线入手,层层递进,抽丝剥茧,将魏大臣的阴谋暴露无遗。

一些原本还在摇摆不定的大臣,看到这些新的证据,开始重新思考。他们意识到,顾长渊和徐凛风并非空穴来风,而是掌握了确凿的证据。魏大臣的脸色更加难看,他张口结舌,却无力反驳。

郑王爷看到情况不妙,意识到魏大臣的阴谋已经败露,再继续辩护只会越描越黑。他必须想办法帮魏大臣解围,保住皇室的颜面。

“顾大人,”郑王爷缓缓开口,语气沉稳,“此事事关重大,牵扯甚广。如今朝堂之上,人心惶惶,稳定为重。本王以为,此事不宜再继续追究下去,以免造成更大的混乱。”

郑王爷以维护朝堂稳定为由,试图阻止顾长渊继续指控魏大臣。他深知,这桩皇家丑闻一旦被彻底揭开,将会对皇室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。为了维护皇室的尊严,他必须将此事掩盖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