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郑王爷此言差矣,”顾长渊毫不退让,他目光炯炯,直视郑王爷,“魏大臣的阴谋,已经证据确凿。如果不将真相公之于众,任由奸佞小人逍遥法外,才是真正的动摇国本。难道王爷要为了掩盖一桩陈年旧事,而牺牲朝堂的正义和公正吗?”
顾长渊的声音掷地有声,在大殿中回荡。他义正辞严,毫不畏惧地与郑王爷针锋相对。他知道,郑王爷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皇室的颜面,但他更清楚,如果真相不能大白于天下,那么真正的丑闻将会永远被掩盖,这才是对皇室尊严最大的损害。
一些大臣开始窃窃私语,他们被顾长渊的言辞所打动,也开始思考郑王爷的立场。朝堂上的气氛更加紧张,仿佛一根紧绷的弦,随时都可能断裂。
郑王爷脸色阴沉,他没想到顾长渊竟然如此强硬,丝毫不给他面子。他正要开口反驳,顾长渊却抢先一步说道:“王爷,您真的认为……”顾长渊停顿了一下,目光深邃,语气意味深长,“掩盖真相,就能维护皇室的尊严吗?”
顾长渊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,掷地有声,每一个字都像重锤一般敲击在郑王爷的心上。“王爷,您真的认为掩盖真相,就能维护皇室的尊严吗?真相如同化脓的伤口,若不及时处理,只会溃烂得更深,最终毒害整个肌体。今日若不彻查魏大人的阴谋,日后必将遗祸无穷!”
郑王爷脸色铁青,他没想到顾长渊如此大胆,竟敢当着满朝文武的面,如此直白地指责他。他想要反驳,却发现自己竟一时语塞。顾长渊没有给他喘息的机会,继续说道:“魏大人为了达到目的,不惜制造粮价波动,陷害忠良,甚至……”他顿了顿,目光如炬,直视魏大臣,“甚至买凶刺杀下官!”
此言一出,朝堂上一片哗然。众臣议论纷纷,目光在顾长渊和魏大臣之间来回扫视。魏大臣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,他强装镇定,却掩盖不住眼神中的慌乱。“你…你血口喷人!”他指着顾长渊,声音颤抖着说道。
顾长渊冷笑一声,从袖中掏出一封信,高举过头顶。“这是刺客临死前留下的供词,上面清楚地写明了是受魏大人指使,前来刺杀下官!王爷,诸位大人,你们可要好好看看!”
徐凛风立刻上前,将信件呈给皇帝。皇帝接过信,仔细阅读,脸色越来越阴沉。他将信件扔到魏大臣面前,怒喝道:“魏爱卿,你还有什么话要说!”
魏大臣瘫软在地,浑身颤抖,他已经无力辩解。人证物证俱在,他所有的谎言都被戳穿。他知道,自己完了。
朝堂上的气氛凝重而压抑。一些大臣开始窃窃私语,他们没想到魏大臣竟然如此胆大妄为,竟敢买凶杀人。也有一些大臣对顾长渊的勇气和智慧感到敬佩。
皇帝深吸一口气,沉声说道:“来人,将魏大臣押下去,严加审问!”
两名侍卫上前,将魏大臣拖了下去。魏大臣的哭喊声在大殿中回荡,却没有人为他求情。
顾长渊看着魏大臣被带走,心中并没有多少喜悦。他知道,这只是第一步。魏大臣的背后,还有郑王爷,还有更大的阴谋。而郑王爷,依然在试图掩盖真相。
皇帝宣布退朝,众臣陆续离开。顾长渊和徐凛风并肩走出大殿。徐凛风看着顾长渊,眼中带着一丝担忧:“长渊,郑王爷的势力根深蒂固,我们接下来要更加小心。”
顾长渊点了点头,目光深邃,看向皇宫深处,那里,隐藏着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。他低声说道:“凛风,我们去找李宫女。”他顿了顿,眼中闪过一丝坚定,“有些事情,必须弄清楚。”他紧紧攥着手中的另一封信,那是李宫女偷偷交给他的,信封上只写了两个字:真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