严格监控: 同时,建立了极其严格的资金使用审批和追踪机制。每一笔大额支出,都需要经过林轩和赵晴鸢的联合审批。财务团队会密切监控项目的“烧钱”速度和效率,确保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,并定期向董事会(特别是其中的财务委员会)汇报。
为了支撑这份庞大的预算,赵晴鸢也制定了周密的融资计划。除了即将进行的Ipo,她还开始秘密接触一些对启明芯长期战略高度认同、并且能够提供战略资源的顶级投资机构(可能是主权财富基金、或是像软银愿景基金那样的平行世界版本),为未来可能需要的b轮、c轮战略融资提前铺路。
第三刀:组织架构的微调
资源的倾斜,必然伴随着组织架构的相应调整。
虽然大的部门结构保持不变,但在核心项目层面,进行了更聚焦、更高效的重组。
成立“北辰”oS事业部(高度保密): 由小张(张明)挂帅,下设内核开发、驱动开发、UI框架、应用框架、开发者工具链等核心团队。从公司各部门抽调最顶尖的软件人才,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大力招募操作系统和相关领域的专家。这个事业部拥有独立的办公区域和最高的保密等级。
“天枢”Soc项目组升级: 由陈家俊直接领导,明确其核心使命是为“北辰”oS提供最优硬件平台。内部成立了更紧密的软硬件协同设计小组,并加强了与“北辰”oS事业部的日常沟通和技术对接机制。
EdA平台部门战略地位提升: 李志远的EdA部门,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。他们的核心任务,是为“北辰”和“天枢”的协同开发提供最强大的工具支撑和技术服务。预算和人员编制得到优先保障。
成立“开发者关系与生态拓展”临时小组: 由小张和黄耀龙共同负责,秘密启动全球开发者的早期接触和“播种”工作。
这些组织架构上的微调,旨在打破部门壁垒,确保核心战略项目能够获得最优先的资源支持和最高效的协同执行。
挑战与平衡
当然,如此大规模的资源倾斜和预算调整,也带来了新的挑战。
内部士气与公平性问题: 被削减或暂停项目的团队,难免会有失落感和不公平感。如何安抚这些员工,并让他们理解和支持公司的战略转型,需要高超的管理艺术。
现有业务的风险: 虽然林轩承诺优先保障“蜂鸟”等现金牛业务,但在实际执行中,如何精确把握资源平衡点,避免因为过度倾斜新项目而导致现有业务出现问题,依然考验着管理层的智慧。
财务压力与投资者关系: “北辰”计划巨大的资金投入,必然会对公司短期的财务报表(特别是利润)带来巨大压力。如何在追求长期战略目标的同时,维持好与资本市场(特别是Ipo后的公开市场)的沟通,管理好投资者的预期,将是赵晴鸢面临的长期挑战。
赵晴鸢深知这些挑战的存在。她像一个最精密的“资源调度大师”,每天都在处理着各种复杂的平衡问题。她需要用最理性的数据去说服各个业务部门的主管,需要用最清晰的逻辑去安抚可能产生不满情绪的员工,需要用最专业的姿态去与董事会和潜在的投资者进行沟通。
她的办公室,成为了整个启明芯资源流动的“心脏”。她手中的预算审批权,如同控制着公司血液流向的阀门,精准地将宝贵的资金和人力资源,源源不断地输送到“北辰”和“天枢”这两个决定未来的主战场上。
这场深刻的内部资源整合与战略聚焦,虽然充满了阵痛和挑战,但却为启明芯即将开启的“北辰”纪元,奠定了最坚实的物质基础。粮草已备,兵马已动,只待一声令下,便可全力出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