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7章 收拾行囊(1 / 2)

十月中旬,府里一切都收拾妥当。

老夫人特意着人瞧了,将出发的时间定在十月十八日,那是个风调雨顺的好日子。

林岁安趁着临行前一日,告了一天假,出府给家中去了一封信。

只说自己即将跟着主家去往京都,到时来景州府叫阿爹和舅舅就不要再往林府去寻她。等她到了京中安定好了,再给家中去信。

随着信寄出去的,还有一整套启蒙的书籍和十两银子。并写明这十两银子是给阿弟林岁康读书用的。

林岁康已经五岁,到了上私塾的年纪。林定山目前赚的银子送林岁康去启蒙应是足够,就怕阿爹阿娘舍不得花银钱,且也没有送林岁康去读书的想法。所以自己便在信中提一提,她说的话哪怕阿娘不听,阿爹和舅舅也会听的。

林家村偏远且贫穷,整个村子里送孩子去私塾读书的也不过只有富裕些的两三户人家。能识得几个字已算是十分好的,得了功名的林岁安不曾听过。

不过读书是农门子弟最好的出路,至于阿弟林岁康能学到什么地步,天高路远,便不是林岁安能干预的。

将信和油皮纸包裹着的几本书交到信使手中,林岁安又去了趟北街,同金婉说了她即将上京都一事,才回了府。

府中上下都在收拾行李,大丫鬟们都在清点是否有缺漏。

等晌午下了值,唐小月和陈春芽才回到屋子,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。

两年多下来,林岁安自己只是衣裳就要两个箱子才能装下。除了府中一年四季做的衣裳,干爹干娘每季还要给她做一套新衣。

好在往年穿不了的旧衣裳,府中都收了回去,捐给了善堂和慈幼局。干爹干娘给做的衣裳,穿小了都让阿爹带回去给了阿喜。

就这样,只今年四季的八套衣裳,另干爹干娘做的四套四季衣裳,就塞了满满两个箱子。另外还有其它的笔墨纸砚、书籍、香囊荷包、帕子、鞋袜之类的,又装了两大包袱。

再就是这两年得的月银和赏赐,还有自己赚的银子。银子首饰先不说,好歹一个小匣子便装好了,随身带着也算方便。

只是那些个铜钱,零零碎碎的装了满满一个小木箱子,沉甸甸的十几斤。

林岁安瞧着自己收拾好的那些个箱子包袱,还有单独放在一旁的铜钱箱子。

再瞧瞧同样收拾衣裳的唐小月和陈春芽,她俩一人只一个箱子和一个包袱,便都能装下?

“芽儿、月儿,你们东西怎就这么些?”

林岁安有些疑惑,她不就只多四套衣裳。

陈春芽费力的将自己的箱笼合上,她将自己所有的东西都试图塞进一个箱子里,然后包袱留着专门装吃食零嘴儿好在路上吃。

“安儿、月儿,快来帮我摁一下。”

陈春芽圆嘟嘟的身体压在藤条编成的箱子上,将箱子压得都有些变形。

林岁安和唐小月见状赶紧过去帮着她把箱子往下摁。

三人费了半天劲儿,才将陈春芽的箱子的锁挂上去,勉强算是锁上了。

林岁安瞧着她鼓鼓囊囊的箱子,有几分担忧,这个箱子这样会挤坏的吧......

唐小月东西少,她人也不似陈春芽瞧着圆润,衣裳都要小一个型号,又装了个包袱,箱子里倒不至于塞得那样满。

她瞧着陈春芽那个箱子,颇有些不忍的道:“芽儿,要不你拿两件衣裳放在我箱子里,我箱子还能装一点儿。”

陈春芽瞧了瞧唐小月的箱子,里面也装满了。要再装两件,也是要死死的塞进去才行。自己的箱子虽然塞得很满,但好歹锁上了。

想了想便道:“就让它那样吧,这新新的箱子总不能一撑就坏了。且你那箱子瞧着也装不下多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