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4章 寿宴前奏(2 / 2)

朱尚炳赶忙连滚带爬地站起身,脸上堆满了谦卑至极的笑容,那笑容中却难掩内心的恐惧与不安,恭敬地说道:“殿下教诲,臣弟铭记于心,犹如铭刻于骨,不敢有丝毫忘怀。此次寿宴,秦王府定会精心筹备,献上厚礼,以表对祖母的拳拳敬意,不敢有丝毫懈怠。”

朱雄英瞥了他一眼,目光中透着一丝不屑与审视,淡淡地说道:“心意到了便好,比起那些奢华无度的寿礼,皇奶奶更期盼看到皇室和睦、江山太平,百姓安居乐业。你回去准备吧,莫要再出什么差错。”

朱尚炳再次毕恭毕敬地行礼,而后脚步虚浮,缓缓退出厅外。望着他离去的背影,刘福小心翼翼地凑到朱雄英身边,犹如一只谨小慎微的老鼠,低声说道:“殿下,依小的看,这秦王世子此番前来,不知是否真心悔过,会不会又是一场阴谋诡计?”

朱雄英冷哼一声,眼中闪过一丝寒光,犹如夜空中划过的流星,转瞬即逝却又凌厉无比:“哼,他们心思叵测,阴险狡诈,不过是见如今局势于己不利,才佯装前来假意请罪。我们绝不可掉以轻心,必须密切留意秦王府及其他藩王的一举一动。此次寿宴,表面看似是为皇奶奶贺寿的喜庆之宴,实则暗流涌动,各方势力皆在暗中观望,伺机而动,稍有不慎,便可能引发大乱,危及我大明的江山社稷,让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。”

刘福连忙点头,脸上露出一副忠诚不二的模样,宛如忠诚的猎犬:“殿下所言极是,殿下圣明。小的一定多加留意,不敢有丝毫懈怠,若有任何风吹草动,即刻向殿下禀报,绝不让殿下有丝毫担忧。”

朱雄英在厅内踱步片刻,神色凝重,沉思良久,仿佛在谋划着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棋局。又对刘福和云奇郑重吩咐道:“从现在起,必须加强内务府的安保力量,进出人员务必严格盘查,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,防止有人趁机混入,破坏寿宴的筹备工作。云奇,你亲自挑选一批精干且忠诚的人手,暗中严密监视各藩王的府邸,一旦发现任何异常情况,即刻来报,不得有丝毫延误,否则军法处置!”

两人齐声应道:“遵命!”声音洪亮而坚定,在厅内久久回荡,仿佛在向整个应天宣告着朱雄英的决心与威严。

安排妥当后,朱雄英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出内务府。月光如水,洒落在他身上,勾勒出他坚毅而挺拔的轮廓,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,坚定不移。他抬头仰望星空,繁星闪烁,却又仿佛暗藏玄机。他深知,寿宴筹备期间,各方势力的明争暗斗才刚刚拉开帷幕,犹如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戏即将开场。自己肩负着守护皇室尊严、稳定朝堂局势的重任,每一步都需小心翼翼,如履薄冰,稍有差池,便可能给大明江山带来难以估量的危机与灾难。而此次寿宴,将是他监国生涯中的一次重大考验,他必须全力以赴,凭借自己的智慧、勇气与谋略,应对各种错综复杂的挑战,确保寿宴顺利举行,维护大明的长治久安,守护这万里江山和万千子民。

时光悄然流逝,宛如潺潺流水,距离马皇后的寿宴越来越近。紫禁城表面上一片祥和喜庆,张灯结彩,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氛围,筹备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紧张进行着。但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,各方势力却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毒蛇,蠢蠢欲动,伺机出击。秦王府虽然表面上服软认罪,低眉顺眼,但谁也不知道他们是否在暗中谋划着更为阴险的阴谋,如同隐藏在阴影中的利刃,随时准备给予致命一击。其他藩王同样心怀鬼胎,各自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,为了权力与地位,不惜一切代价,朝堂之上,官员们也早已分成了不同的派系,相互争斗,明争暗斗,局势变得愈发错综复杂,宛如一团乱麻,难以理清。

朱雄英每日都忙于寿宴的筹备和朝堂事务的处理,常常废寝忘食,忙到深夜。他深知,要应对即将到来的重重危机,必须提前做好充分且周全的准备。他一方面不动声色地加强了应天的防卫力量,调兵遣将,布下天罗地网,确保应天的安全无虞;另一方面在朝堂上巧妙地安插自己的亲信,逐步稳固自己的势力,如同在棋盘上精心布局,掌控局势。同时,他还密切关注着各地的民生状况,推行一系列利民政策,减免赋税,兴修水利,鼓励农桑,希望通过这些举措赢得百姓的支持与拥护,为大明的稳定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,如同为这座宏伟的帝国大厦筑牢根基。

在寿宴的前几天,朱雄英收到了燕王朱棣的密信。信中,朱棣言辞恳切,表达了对他的坚定支持,并善意地提醒他要格外小心其他藩王的阴谋诡计,切勿掉以轻心。朱雄英看完信后,心中稍感欣慰,犹如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。他深知,在这艰难险阻的时刻,有四叔这样一位睿智且忠诚的盟友支持,无疑是一股强大而可靠的助力,如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找到了一座坚实的灯塔,为他指引着前行的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