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里的猪圈有十个猪舍,每个猪舍能养六头猪,这个可以根据需要再盖,关键要看高明楼和刘立本会不会放手。
还有就是牲口院,有一头老黄牛和一匹马,还有一台手扶拖拉机和一辆马车,想要产生大效益十分有限。
高加林和德顺爷坐在地头合计,挨家挨户分析,看看这些资产最有可能落在谁的手里。
“加林娃,这些东西谁想拿到手里,全凭明楼一句话,他不想让谁拿,把上交生产队的好处提的高高的,别人就会知难而退。这个事要事先在桌子底下做好工作,才能吃上肥肉。”
巧英喝药的事保密工作做的很好,出院后,该干啥就干啥,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。
这次没有小孩子再唱出什么不着调的东西,一直过了一个月,先是刘立本夜里送来二百块钱,说是给高加林的定钱,让他帮着当个会计,以后买卖上的事都要帮衬着。高加林不管如何拒绝,刘立本生了气,加林母亲看到刘立本是真心的,就收了下来。高加林心里很清楚,这钱是刘立本感谢救了大女子的心意,自家的窑年月久了,等过了夏收可以先收拾一下,那样住着也舒服。转念一想,这钱还不能动,或许将来还会派上用场。
公社副书记王振武亲自来到高家村开动员会,关于落实分田到户政策高家村的行动很落后,属于落后分子,严重拉了城关公社的后腿儿。
动员会开成了诉苦会,主要是分为两种意见,本来高家村的构成主要是高家和刘家人最多,高家比刘家多了百十口,其他的小姓氏,有张老秉的张家人,还有姓黄的、姓李的、姓武的,合计有三十多家,农村的事情,哪个家族的人多,他们的意见就是主流。但是这次面临的问题是,人口多的都想赶快分田到户,干完了地里的活儿可以到县城揽工。人口少的都害怕分了地,自己种不了,还是一个麻烦事儿。
张老秉跟在王振武周围殷勤得让人怀疑,高加林判断这个“鬼老三”
这样表现,根本就不像要辞去一队副队长的样子,心里也开始打鼓,怀疑高明楼对他的承诺能不能兑现。
王振武听取了群众的意见,也没有做出结论,最后他兴奋的对村民说道:““社员们,任何政策都不会十全十美,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小集体的原因,或者个别人的原因,就影响国家发展的步伐,在这一点儿上,我相信高家村的领导班子,一定会拿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,让我们城关公社分田到户画上一个好看的句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