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像在一夜之间,天降无数衣衫褴褛的男女老少,在马家庄的各个角落里安营扎寨,这让马老爷心生不安。
战争的阴云笼罩在这个弹丸之地的上空。
他们要吃要喝,拿着破碗上门讨饭,一拨一拨来,使马家庄再也没了往昔的安宁。
随后,流寇和难民,伤兵和游勇也不断涌入,这里似乎成了避难的天堂。
就这么个不足万人的小镇子,一天涌入几百人,当地百姓惶惶不可终日,欲赶走他们,却是有心无力。
就算赶走一拨,又会涌进一拨。
朱煮感到束手无策,就与老丈人商量对策。而此时,令马老爷喜极而泣的是,他的大公子马源竟然单枪匹马逃了回来,他带来的消息让所有人惊愕:脱脱的百万精锐之师,被各路义军厮杀得四分五裂,他们各自为阵,各奔逃生,脱脱现在也是下落不明。
马老爷最为关心的是,他的长子马源是如何虎口脱险?
马源不愧是朝廷将官,他被郭子兴的义军团团围住在一个小小山头,其手下的人投降的投降,战死的战死,而他身上也是多处受伤,身边的亲信劝他:“将军,大势已去,咱们投降吧,兴许还能捡回一条烂命来。”
马源心情极度糟糕,无可奈何之下,把两眼一闭:“危急关头,大家各自逃命去吧。”
作为主将,马源明白当俘虏没好下场,就脱了笨重的铠甲,换上破旧的士兵服装,提着长枪欲冲出重围。
因为寡不敌众,最终还是成了俘虏。好在义军没有为难他,有人给他治疗伤病,还说降兵可以参加起义军,也不追究过往。
马源以治伤的名义,让官医给他包扎伤口,然后趁着黑夜悄悄逃跑了。
但逃亡的路非常艰辛,后面有人骑着快马狂追,他虽然带伤逃跑,但英雄就是英雄,人家举着火把在明处,他一忽儿就闪进树林子里,待追捕他的大队人马过去后,马源瞅准最后一匹战马,飞身跃上去,把那个人一脚揣下去,然后打马朝斜刺里狂奔。
恰好夏日里,月光给他指引逃生路。
那是一匹有灵性的好马,它驮着马源朝着有路的地方奔驰,天刚蒙蒙亮,马不想走了,站在一户人家的小院外,说什么也不肯再跨出半步。
而此时,马源突然感到人困马乏,就饮马小溪,然后信马由缰,任它自个儿啃食青草裹腹,他自己则坐在院子外打盹。
许是伤痛加剧,马源晕厥了过去,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早就躺在床上了,还有人在给他治疗,疼痛难耐的伤口敷药后,凉幽幽的,四肢还扎了针灸。朦胧里看见一个白发老者跟一个白衣小女子忙得满头大汗。
老者见他醒来,终于长吁一口气:“壮士啊,你活过来就好。”
马源欲坐起来谢恩,却又感觉身体被掏空了,软得像一根下水的面条,本能地两手抱拳道:“多谢恩公救命!”
老者忙按住他身子:“别动,你还需要静养一段时间。”
又听那女子说:“大哥,你就安心养伤吧,在这荒野之地,没人前来捉拿你的。”
马源这才发现一个秘密,蒙古人的治下,不允许宋朝人留下的黑白服装,但这父女俩还是宋朝人的衣着打扮,说明蒙古人的法令在这里无效,于是他心里增添几分慰籍。
后来那小姐姐告诉马源,她爹是宋朝遗留下来的四川抗蒙名将张珏的部下陈蠡之后代,这里山高林密,地名陈家拐,因为地势险要,是官府遗忘的角落,他们至今还沿袭着宋朝国民的穿戴和生活习俗。牢记着先人的遗愿,等待时机灭掉蒙古王朝。
那个让人看了感觉春意阑珊的小姐姐,还半开玩笑说:“哥哥幸好是汉人,如果你是蒙古人肯定玩完了。”
马源说:“国难当头,遇到漂亮姐姐真是好福气。”
那姐姐莞尔一笑:“看来大哥也是我汉家之精英,更是我们民族的希望。”
马源总算明白了,人家的话里有话,说汉家人当然没把他当外人,意思是提醒他,不管他是官家的人还是义军,别忘了蒙古人的残暴统治。
小姐姐生得眉清目秀,活泼的眼睛令他心动,每天按时给他伤口敷药,给他的穴位扎针灸,给他做最可口的吃喝。
当然,马源也不会白吃白喝,他勉强可以下地行走时,就帮着他们父女俩拔草助地,把房前屋后的庄稼侍弄得生机盎然。
马源每天过着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小日子,空闲时还可以跟小姐姐谈天说地,虽然清贫但也不失宁静安逸。他真想守着这片黑土地就这样慢慢老去,但这父女俩明显不欢迎他长住下去,老者说:“大丈夫志在四方,不为国家出力平定天下,枉为男儿本色。”
私下里,那小姐姐问马源是否有家室,马源自然不敢隐瞒有妻子儿女,更不刻意隐瞒他喜欢有救命之恩的小姐姐。
小姐姐生性耿直,调皮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马源:“我叫陈铁锤,哥哥不要笑话的。”
马源忍不住哈哈大笑:“铁锤一砸大地抖,汉家江河成逆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