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章 风声鹤唳(2 / 2)

小和尚逃荒 四川吴语 1686 字 1个月前

这铁锤小姐姐惊诧不已:“你也会哼这句掉脑袋的民谣?”

马源坦言:“我华夏儿女,谁个不会?”

铁锤真正喜欢上了这个壮若铁塔的男人,他虽然有家室,但并不妨碍她对他的爱慕之情。她说她虽然是女儿身,但她可以随时提刀上战场,若能早日推翻蒙古人的政权,还大宋人的江山,足矣。

男人说姐姐的眼睛太美了,就一把抓住她的小手,吻了吻她的红唇,说要带她回马家庄成亲。

铁锤迎合着男人的吻,摇摇头说:“大哥我现在还不能跟你走,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需要我去做。”

“何时再见面?”

“到时候你来找我,一定给你惊喜。”

“姐姐能否透露什么样的惊喜?”

铁锤依然笑而不语:“大丈夫别问将来事,你若再三追问我也不会说的。”

就这样两人私定了终身大事,临别时铁锤送了马源一口不足二尺长的宝刀,并再三叮嘱他:“哥哥见刀如见人,关键时刻,它会保你身家性命的。”

马源把身上藏匿了很长时间的一根金条,留给了铁锤。

马源在天黑前上路,他怕出意外,基本上昼伏夜出,不几日就回到了马家庄,他隐瞒了艳遇陈铁锤的情节。

马老爷不想让这些目不识丁的农民军搞乱朝纲,他认为这些泥腿子大多是投机客,他把希望寄托于自家姑爷朱煮身上,要求长子马源配合着。

虽然红巾军在全国各地蔓延,但缺少统一指挥,说白了大多数是乌合之众,他们为了利益而战,更是一盘散沙,比三国时期还混乱。

蒙古人的百万精锐不敌各地义军的轮番围剿,这大元王朝还能苟延残喘多久? 没人说得清楚。

不久,有探子向朱煮汇报,脱脱手下大将王源虽然被郭子兴的红巾军打败了,但他还有万多精兵,如今没有容身之地,正一路向东,离马家庄不到百里。

王源的路意图,应该是投奔灌城的小王爷,而马家庄是他的必经之道。

朱煮派出的探子不断来报,王源的军队一路走一路抢劫,所到之处皆是关门闭户,部队行动缓慢。

看来他们一定会驻军马家庄,祸福不定,躲不掉避不开。

马家庄只是个弹丸之地,郭子兴不可能千里迢迢派重兵围剿这群官兵。他们若不路过马家庄,就是是万分幸运,若来了算马家庄倒霉。

马老爷很是着急,朱煮更着急,万多精兵,不把马家庄踏平才怪?

马源本欲跟朱煮商量,让他去搬救兵吃掉这股蒙古军队,但他感觉不踏实,就趁着月色,单枪匹马找铁锤去。

只见那马源快马加鞭,轻车熟路来到陈家拐。

这时候太阳还没下山,而陈家拐在斜晖里一片灿烂。马源本欲直接面见老者,又觉不妥,还是等待时机单独与铁锤见了面再说下文。

等到日落西山后,他悄悄来到小屋子外面,还没来得及敲门,就听这父女俩议论此事,铁锤问老父亲:“爹爹,蒙古人的队伍快要到马家庄,我们是不是派兵跟马源内外夹击,一举消灭他们?”

老者摇摇头:“还不到火候。我们不要干杀人一千自损八百的傻事。”

铁锤也很着急:“爹爹,我们若不出兵马家庄,他们也是无力抵抗的。”

老者突然哈哈大笑:“如果他们连自保的本事都没有,我们还能指望他马源干什么大事?要相信马家的能人多。”

铁锤说:“爹爹说得有理,但我心里很难受,蒙古人的军队真不是善茬。”

马源听到这里,心里莫名的慌乱,预感大祸临头。但他又在猜测,那王源的官阶不比他高,只是仗着手握残存的兵马。

马源不知如何是好,自己前来搬救兵,人家精着呢,才不会去白白送命。看来铁锤父女俩早就想好下一步何去何从,至于朱煮怎么打算,应该自有安排。

马源拖着沉重的步子,悄然离开陈家拐,他责怪自己醒悟太晚,若是早知如此,不如当初直接造反?

(未完待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