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元之日,建章宫的凤阙被雷火击中。司马迁随汉武帝登楼查看,只见承露盘的铜仙人手中玉杯已碎,杯底刻着的北斗七星纹里,竟嵌着细小的齿轮。皇帝指着未央宫方向,那里的白虎观正腾起紫烟:\"太史令可记得,高祖斩蛇时,剑身曾现星斗?\"
当夜,司马迁潜入白虎观。在封存典籍的密室里,他发现了秦始皇陵的营建图,地宫中的\"天文地理\"装置旁,用朱砂批注着:\"以磁石为百川,机相灌输,上具天文,下具地理。\"更惊人的是,图中陪葬坑的位置,竟与少府监的地脉磁石阵列完全吻合。
当他触碰到石壁上的星象浮雕时,某颗\"星\"突然凹陷,露出暗格中的青铜钥匙。钥匙柄上的蟠螭纹与李延年的纹身 identical,插入石孔的瞬间,地面裂开条缝,透出地宫深处的冷光——那里,整齐排列着数百具机械武士,每个胸腔里都嵌着块黑色陨石碎片。
第四章:地脉的回响
秋分,黄河决堤。司马迁随墨翁站在瓠子堤上,看着沿岸百姓用磁石阵列固定的\"定河铁牛\"。老人将枚磁针投入浊流,针身竟指向西北:\"地脉之变,始于昆仑山。当年贰师将军伐大宛,不是为了汗血马,而是为了寻陨石矿脉。\"
深夜的帐篷里,墨翁展开《山海经》残卷,烛火照亮\"钟山之玉,以火浣之\"的记载:\"此玉乃陨石精华,可导地脉之力。陛下让李少君炼丹,实则是想熔玉铸器,重定地脉。\"他忽然剧烈咳嗽,咳出的血滴在竹简上,竟凝成北斗形状。
更夫敲过三更时,远处传来铁蹄声。李延年带着羽林军包围帐篷,手中弩机的扳机刻着浑天仪纹样:\"太史令果然聪慧,不过有些秘密,还是随墨翁埋了吧。\"弩箭破空而来的瞬间,司马迁被墨翁推入地道,临昏迷前,他看见老人耳后的疤痕在火光中竟如磁石般吸附着弩箭的铁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