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章 卫星网成型(1 / 2)

文昌发射中心的夜空被探照灯照得透亮,第100颗星盾卫星的整流罩上,“hUd-100”的标识在月光下泛着冷光。林悦仰头望着30层楼高的火箭,手指无意识地绞着实验服下摆——这是她第7次参与卫星发射,但心跳比前99次都快。

“林博士,燃料加注完成。”工程师的声音从耳麦里传来,“温度25c,气压101.3kpa,符合发射条件。”

林悦深吸一口气,目光扫过控制台上的全息投影。屏幕右侧是未来的时间轴:“3025年11月28日,人类首颗空间裂缝监测卫星因技术故障坠毁;3026年5月,秘境降临后,人类用望远镜和人工巡逻监测裂缝,定位误差超1公里,导致200万平民伤亡。”

而此刻,左侧的实时数据在跳动:“星盾卫星搭载萧宇改良的‘能量波谱仪’,可捕捉空间裂缝释放的暗物质波动;量子通讯模块确保信号0.1秒回传;抗辐射涂层能承受1000c高温——这是未来人类用了5年才研发出的技术。”

“5分钟准备!”

林悦转身看向后排。萧宇站在指挥席,战术服的第二颗纽扣没扣,露出锁骨——那是三天前为救她被实验台砸伤的,此刻却像完全不在意。张猛抱着头盔靠在墙上,胡茬刮得干净,军靴尖在地上敲出有节奏的点,像在给卫星数心跳。

“3分钟准备!”

萧宇突然回头,目光穿过人群落在她脸上:“紧张?”

林悦想笑,却发现眼眶发酸。三个月前,他们还在为第一颗卫星的波谱仪精度吵得面红耳赤;一个月前,第99颗卫星因太阳能板故障差点坠毁,是萧宇连夜翻出未来工程师的笔记,才找到焊接工艺的漏洞。

“不紧张。”她扯了扯嘴角,“就是…想看看未来的眼泪。”

“10、9、8……”

倒计时声在发射中心炸响。林悦攥紧胸口的工牌——那是萧宇送她的,刻着“致改变未来的人”。

“点火!”

橘红色的火焰从火箭底部喷涌而出,轰鸣声震得玻璃嗡嗡作响。林悦盯着监控画面:火箭尾部的尾焰拖出千米长的光带,穿过云层,像一把银色的剑刺向苍穹。

“一级分离!”

“二级点火!”

“整流罩脱落!”

控制中心的掌声此起彼伏。张猛猛地直起身子,军帽滑落在地也顾不上捡:“看见了吗?那是第100颗!”

林悦的视线模糊了。她想起未来的11月28日,自己跪在实验室的碎玻璃里,看着卫星坠毁的新闻哭到窒息;想起萧宇在她耳边说:“这世,我们不让眼泪白流。”

“星盾-100进入预定轨道!”

“波谱仪启动成功!”

“量子通讯连接全球指挥中心!”

欢呼声掀翻了屋顶。萧宇抓起桌上的对讲机,声音里带着她从未听过的颤抖:“我是萧宇,代表人类联合防御署宣布——

全球空间裂缝监测网,正式启动!”

三小时后,联合众国紧急会议通过全息投影连线。

萧宇站在指挥中心的星图前,身后的大屏幕上跳动着全球能量波动数据:“现在,我们演示星盾卫星的监测能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