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章 波谲云诡战与和(1 / 2)

第十四章 波谲云诡战与和

宋金谈判起波折

宋高宗赵构采纳了岳飞和岳凌霄的建议,决定与金国就联合抗蒙一事展开谈判。朝廷选派了经验丰富的礼部侍郎周望作为首席谈判代表,岳飞和岳凌霄则在幕后为其出谋划策。

金国的谈判使团抵达汴京后,双方在富丽堂皇的宫殿中展开了首次会面。金国使者完颜昌一脸傲慢,率先开口:“我大金此次诚意满满,愿割让边境三城予大宋,只求共同抗蒙。不知贵国意下如何?”

周望不紧不慢地回应:“完颜使者,割让三城虽为厚礼,但联合抗蒙兹事体大,我大宋需周全考虑。况且,过往宋金之间多有摩擦,我朝不得不谨慎行事。”

完颜昌脸色一沉,不悦道:“周侍郎,如今蒙古势大,对大金和大宋皆是威胁。若不联合,恐唇亡齿寒。难道大宋甘愿坐视大金被灭,而后独自面对蒙古铁骑?”

周望微微一笑,从容说道:“完颜使者所言不无道理,但大宋亦有自身考量。我朝需金国明确承诺,联合期间,不得有任何损害大宋利益之举,且战后如何划分利益,需有详细条款。”

完颜昌皱了皱眉头,思索片刻后说:“这个自然。只要大宋真心联合,我大金愿与大宋歃血为盟,共击蒙古。战后所获土地,可按出兵比例划分。”

然而,谈判并非一帆风顺。在商讨具体军事部署时,双方产生了严重分歧。金国希望大宋出兵二十万,直捣蒙古侧翼,而大宋认为此计过于冒险,且自身兵力分散亦有风险。

周望严肃地说:“完颜使者,出兵二十万非小事,我大宋需权衡利弊。况且,如此大规模出兵,后勤补给亦是难题。贵国是否能提供相应支持?”

完颜昌不耐烦地说:“周侍郎,大金自身也有难处,哪有多余物资支援大宋?大宋若想获取更多利益,自然要多付出些。”

双方你来我往,互不相让,谈判陷入僵局。周望无奈之下,只能暂停谈判,进宫向赵构汇报情况。

朝堂激辩定决策

周望将谈判情况详细告知赵构,赵构听后眉头紧皱,随即召集大臣们商议。

丞相赵鼎率先发言:“陛下,金国向来不讲信用,此次联合恐有诈。即便承诺割地,战后能否兑现亦未可知。且让我大宋出兵二十万,风险太大,臣以为不可答应。”

枢密使张浚却反驳道:“丞相此言差矣。如今蒙古崛起,已成大患。若不与金国联合,待金国灭亡,大宋将直面蒙古。况且,金国承诺割地,若能成功击退蒙古,对大宋亦是扩充领土的良机。”

这时,岳飞站出来说道:“陛下,臣以为联合抗蒙本身并无不可,但金国的条件需谨慎斟酌。出兵二十万风险过高,且金国不愿提供后勤支持,这无疑是让大宋独自承担巨大风险。我们可与金国协商,适当减少出兵数量,同时要求金国在后勤方面给予一定协助。”

岳凌霄也说道:“陛下,臣赞同岳飞将军所言。此外,我们还可利用谈判拖延时间,加紧了解蒙古的军事部署和战略意图。同时,进一步加强自身军事建设,即便联合不成,也有足够实力应对蒙古。”

赵构沉思良久,缓缓说道:“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。朕以为,可再与金国谈判,争取更有利的条件。若金国执意不肯让步,我们也不能贸然答应。岳飞、岳凌霄,你们负责加强军事准备,以防万一。”

蒙古动向引警觉

在宋金谈判陷入僵局之时,岳飞和岳凌霄并未放松对蒙古的关注。他们派出的密探陆续传回重要情报,显示蒙古正在大规模集结兵力,似乎准备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。

岳凌霄看着手中的情报,神色凝重地对岳飞说:“岳兄,蒙古此次集结兵力规模庞大,其目标恐怕不仅仅是金国。我们必须提醒朝廷,早做防范。”

岳飞点头,说道:“没错。我们即刻进宫,向陛下奏明此事。”

两人进宫后,将蒙古的动向详细告知赵构。赵构听后大惊失色,说道:“没想到蒙古竟有如此大动作,若其绕过金国,直接攻打大宋,该如何是好?”

岳飞赶忙说道:“陛下勿忧。臣已加强边境防御,布置了多重防线。但为以防万一,还需进一步调集兵力,充实边境。同时,我们可与金国加快谈判进程,若能联合抗蒙,自是最好。”

岳凌霄接着说:“陛下,我们还可尝试与蒙古周边的一些部落建立联系,了解他们的态度,分化蒙古的势力。”

赵构连忙说道:“就依你们所言。岳飞,你负责军事防御,尽快调集兵力。岳凌霄,你着手与蒙古周边部落联络,务必打探清楚蒙古的意图。”

起义余波扰后方

就在朝廷为应对蒙古和与金国谈判之事忙碌时,之前被镇压下去的农民起义又出现了余波。一些漏网的起义军残余势力重新聚集,他们在民间散布谣言,蛊惑人心,煽动更多对现状不满的百姓加入。

“朝廷只知道与金国谈判,根本不管我们百姓死活!”“土地都被豪强占了,我们没活路了!”这些谣言在一些偏远地区迅速传播,导致当地人心惶惶。

岳飞得知后,气愤地说:“这些人不思悔改,竟还在蛊惑百姓。必须尽快将他们一网打尽,以免造成更大危害。”